好,那所以这边你可以马上想,所以我们刚看到的这个 比如不公平趋避的效用函数,可以怎么样来解释 这样的结果呢对,那所以这个不公平趋避的效用函数,记得就是 它就是我的报酬可是要减掉我嫉妒别人,所以 我的α倍的那就是别人比我多的我会不高兴,我会嫉妒 那另外一个是我拿的比别人多,我会不好意思,这个参数是β 那所以就是这要减掉。那就是我那个比别人多的这样的情况 那所以意思是说好,如果我是回应者,我看到一个20,80的分配的话,我拿到 20,这就是xi没有错。可是我就会嫉妒可恶你拿到80 所以我的α只要够高的话呢,我就会宁可牺牲掉我的20 那然后让你拿不到80。因为这个不公平 我的仇复的嫉妒的部分呢已经远远超过我自己拿到的20了 那所以与其说我拿了20,可是我还带着这个嫉妒的不喜欢的感觉 我还不如是拒绝了。那两个都是拿到0,所以我至少拿到0还比较好 那所以这个可以来解释回应者的拒绝。那另外呢你想到 提议者。提议者的话呢,他也可能说,好,我就算 ,是提议了比如说30,70,你还是接受 可是呢我会觉得不好意思了,对,我拿到了70,你只拿到30。那所以我的β够高的时候 我可能就不太愿意来提议这个30,70,而是会提议这个50,50的公平分配 好那可是这边的话你就会发现说,在这个简单的利他效用函数呢,它就没有办法 去解释这个拒绝的情况。因为就是说20,80 那好,我拿到20,然后我的对手拿到80,我应该为他高兴 才对。因为我的效用函数是xi + α · (-y),所以 就是应该是,他拿了80,我虽然是乘上α倍小于1 所以没有那么,跟我自己拿到的钱不太一样,可是我还是应该有正的效用 那可是就所以我就没办法想说为什么我宁可要 拒绝拿到0,那这样会比就是说接受要好 那所以这边就发现说,确实,不公平趋避的效用函数呢 比这个简单的利他效用函数更有解释力。因为它可以解释 在这个最后通牒谈判实验里面的这个拒绝的情况,可是在简单利他函数没有办法做到这样子 那当然有可能简单利他函数,你把它的α改一改,参数改一改,你可以也来解释,那可是 呢,如果每一个实验你都用不同的参数来解释的话,那表示这个模型就没有解释力。所以你希- 望呢你可以有 同样的一个效用函数可以解释越来越多的结果 类似这样的效用函数有另外一个就是被称为ERC的效用函数 这个是Envy,Reciprocity跟Competition,所以是 那所以它也是一个跟我的效用跟我的报酬有多少跟我拿到这整个 饼里面的这有多大块,这个比例有多少是有关系的,那 这边的话它就不单纯是个别的人际比较,而是说在整个社会里面 我到底拿了多少。拿这个来比较 那你可以想象,这个可以怎么样来解释不管是囚犯的两难 或者是说在最后通牒谈判实验里面来 去做这样的事情。去看说 这样的一个模型可以怎么解释那些实验结果,那你会发现其实它 也可以跟这个不公平趋避的效用函数一样,也可以来解释大部分我们到现在看到的实验 结果。所以也许你还得想说,有什么样子的新的实验来去把它区分出来。 好,到我们刚刚来看的话 就是你记得我们在讲到说最后通牒谈判实验里面 没有错。回应者是因为对不公平不喜欢,所以他就会拒绝,可是呢 回应者是在比如说20,80跟 10,90等非常不公平的时候他才会拒绝这个提议 可是呢大部分的提议者或超过一半的提议者他们还是会提议接近 比如50,50的分配。所以这边有一个问题是说到底因为我害怕被拒绝 还是说是因为他真是他认为50,50就是公平 那你要区分这个的话有一个很容易的办法就是说你就做 一个类似的实验,可是呢回应者不能拒绝 那这个就被称为独裁分配的赛局。那这边的话 就是说提议者提议,好,比如50,50或者20,80或者说1,99 然后呢回应者就只能接受。所以就这样结束了就这样分 这个其实是一个独裁分配的这样的一个实验。那在独裁分配的实验里面 如果说你看到还是50,50的话,你就知道说这个提议者真的是 希望公平要50,50。可是如果他在最后通牒谈判实验的时候 他还是提议50,50,可是来到这个独裁分配的时候,他就选择0,100,就或者他自己- 全部拿走 那这样的时候你就知道说,他其实并不是真的爱好公平,他 只是害怕说他提议这个不公平的分配在最后通牒谈判实验里面 会被对方拒绝而已。那你如果看那个实验结果 的话,你就会发现说,确实这个提议确实变得比较不公平了 那所以表示说害怕被拒绝,这个其实是有一个影响没有错 那可是呢并不是所有人都决定好 那我就全部都暗扛,然后给另外一边只给0,或给非常的少 所以你就知道说,其实这个利他,在乎别人 的,或者是在乎公平的这个偏好其实还是在运作的 那可是呢,确实说这边有一个麻烦是说 好像说这个提议者,他提议50,50其实还是远多于他能 够,就是他还是会接受的提议,因为40,60他大部分还是会被接受 甚至30,70,接受度也是蛮高的,那所以你就知道说这个提议者 他其实是对于说会不会被对方拒绝呢他其实是抱着 比较悲观的预期。那所以他可能就不太敢提议比如说30,70,虽然实际上30,70 大部分还是会被接受的。好,那我们看到了这个 独裁分配赛局,那我们看怎么用这个不公平趋避的效用函数来 解释它。那这边的话你记得因为它是 一个我不好意思,所以我就,我对于我拿比别人 多,我会觉得不好意思。那可是因为它是个线性的关系,所以它会预测的是说 只要你的β够小的话 那你就会全部拿走。就都不会给别人,可是β大到 某一个程度以上的话。那你就会一定是分配50,50,因为那样才是公平。 那所以这个表示说,这边预测是非常 的准确的,就是不是0,就是50,50 可是呢实际上的实验结果呢,你就会发现说不是的,选择的0 的,跟选择50,50的可能是少数。多数人其实在中间,所以这边你可能需要 去修改这个效用函数,来让它不再是线性的 而是比如说让它是一个凸函数,可以来解释在中间的这些选择 那其他的效用函数 你也可以尝试说,那我要怎么样子可以来解释说这个 就是用其他效用函数同时来解释独裁分配赛局的这个实验结果 好,那不过这边你就会看到说,对,如果说同时自立的这个 动机,跟我害怕被拒绝的动机是合在一起的话,那其实就是诶确实我们需要 越来越复杂的效用函数,越来越复杂的理论 可以来解释我们的实验结果。那不过回到经济学的话赞成自利 自私这样的假说的经济学家,他们就开始怀疑 这样的结果到底多么稳定呢? 那所以我们后面就开始看到说明有一个又一个的可能潜在的解释,为了这些潜在 的解释呢,他们实验经济学家就要做一个又一个后续的实验希望来看到说 是不是说这个造成他们会拒绝,或者是造成大家提议50,50不符合理论 预测的这样的情况呢是因为这些其他的因素造成的,然后我们可以 来一个一个来看,是不是可以排除。一个是说好,实验设计上面,有人说做很多次 对,他如果一开始的时候不太知道,说他提议20,80,30,70其实还是有可能 被接受。那是不是他如果做两次三次四次是不是就会越来越接近理论预测 那或者,这个钱不够多,我如果不是100块,是 一千块,一万块,一百万那是不是就会比较接近理论预测 那或者是说,不行啊,那个 我担心说另外一边会知道我是谁 那或者是说实验者知道说我就是那个该死,那个只愿意给对方 1块钱的那个该死的家伙。那我如果害怕被对方知道,或者被实验者知道 我捐了多少,我是那个害群之马的话,那这个是不是可以影响 那另外有其他的就是说 比如说性别,女生是不是会比较愿意 在利他。这个其实是可以问的问题,种族,或者是说经济系的学生是不是比较怎么样 或者是年纪。对,他们有人说:“壮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那所以是不是说不同年纪的 人,他们会不一样。那甚至说是不是比较漂亮的人,或者是帅哥美女是不是也会有不一样的行为 那甚至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化的影响。或者是说当我把这个情境 改成是一个不是抽象的情境。有一个特定的情境的时候那是不是也有不一样的影响。那或者- 是说当我 真的把这个赛局改变的时候,那看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刚才已经看到说在这个 自愿接受赛局里面,我如果后面加了一个惩罚,那 就会改变。好,那我们就要来一个一个来看这些影响 [声音] [空白]